漯河日报记者 张赢广州配资公司
“姨,今天做啥饭?我带了豆角、肉。咱中午一块儿吃顿家常饭……”6月23日,胡滨洋的“百家饭”走访又开始了。
2025年2月,市审信局干部胡滨洋到临颍县陈庄乡四家李村,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这个村有2000多亩耕地,地理位置偏僻、基础设施薄弱、产业空白。他以党建为引领,聚焦民生痛点,谋划产业发展,让村民看到了希望。
胡滨洋说,初到四家李村时,他就发现了一个棘手问题:村里59名党员平均年龄近70岁。他从规范组织生活入手,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制度。一次次主题党日活动、一场场党员大会,让老党员们找到了久违的组织归属感。
在此基础上,他将4个村小组划分为网格,构建“党员联户、干部包片”体系,并积极培养村内年轻后备力量。“现在老党员主动值班,年轻人也愿意参与议事。”四家李村党支部书记李中凡说。
胡滨洋还盯上了村内“老大难”问题:生产路硬化宽度不足3米,农忙时机械拥堵;十余处坑塘因无污水管网水质差,且缺少安全隔离设施。“如今,以工代赈项目已将道路拓宽纳入规划,乡村环境整治项目也在申报中。‘幸福小院’计划让80岁以上老人免费就餐。”胡滨洋说。
5月26日,他积极协调理发店的志愿者为村里老人义务理发,并主动对接县委宣传部门,争取到“戏剧入乡村”活动名额。6月20日、26日,专业戏曲演出送到村民家门口,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。
胡滨洋还积极争取后盾单位支持,计划在村里主街道免费安装30个摄像头。
经过调研,胡滨洋发现,四家李村的集体经济主要依托闲置学校、自建车间出租以及市派驻村第一书记项目经费所产生的投资效益,缺乏特色主导产业。
他结合实际规划村里发展路径:一是围绕“一村一品”发展思路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选出符合本村实际的特色主导产业。二是建立“双绑”机制,围绕选出的特色产业,成立专业合作社,推动农户与合作社绑定发展、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绑定发展。三是壮大集体经济,围绕主导产业、特色产业,盘活集体资源资产,采取土地入股、资金入股、集体资产入股等方式,参与生产经营;探索资源发包、物业出租、经营性资产参股等发展途径,引导支持农户实施手工作坊、林下经济、庭院经济等经营项目。
一次与亲戚唠家常时,胡滨洋发现了黄粉虫的商机。他带领团队,到我省多地及山东菏泽考察调研。“黄粉虫养殖项目优点多。我提出这个想法后,村干部们都觉得可行,决定在村内试点养殖。”胡滨洋说,经过3个月的实践,首批试点养殖成功。
“整体谋划、一体推进”是胡滨洋的驻村工作思路。他认为广州配资公司,要以党建引领凝聚人心,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发展,以新媒体助力产业发展,朝着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目标不断迈进。
航心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